信息化教学设计—荣静-ag真人手机版

来源:编辑:2015-04-28

财务会计专业

 

《基础会计》课程

 

银行存款清查

(教学设计)

 

 

 

南京商业学校

荣静

 

 


教学设计

 

一、任务确定

任务名称:银行存款清查

二、任务背景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1.课程教学目标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财会有关的工作做好准备。

2.任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知道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熟悉未达账项的概念及类型;掌握银行存款清查业务的处理流程;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过程与方法。

2)能力目标

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独立分析未达账项的类型;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未达账项正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情感目标

增加学生对会计工作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日常操作,让学生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具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二)学生特征综合分析

1.初始能力分析

本任务的授课对象是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已经有三个月时间,学生已经初步学会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日常处理,但由于学生对银行存款的清查缺乏感性认识,故准备以案例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实际工作岗位中银行存款清查业务的处理过程,并初步学会基本操作要领。该部分学生在校第一年,对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也较强。

2.一般特征分析

学生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在生理的发展上处于青春发育期。学生心理具有过渡性、封闭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等特点,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两大特征:第一,智力飞跃发展。思维开始从经验型走向理论型,喜欢独立思考、寻根究底和质疑争辩,思维日趋成熟;第二,个性逐步形成,但不够成熟,也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该班学生朝气蓬勃,天真活泼,热情奔放,奋发向上。

学生在社会性方面主要表现有:成人感特别强烈、就业焦虑感突出、事业的信心不足,进取心不强,对职业的认同度不高。

3.存在的不足及学习困难

学生接触的会计类专业课程较少,且差异性较大,这对本任务的实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课程在讲解的同时,应该将相关知识点与《基础会计》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结合讲解,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程知识点。并对存在差距的部分学生进行单独点评,且进度不能太快,前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

(三)教学情境设计

案例情境

模拟真实企业月末银行存款清查的工作,跟随出纳员一起进行对账,并填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任务情境

任务一:完成银行存款清查的步骤;

任务二:找出未达账项;

任务三: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实验情境

教师:微课视频、教学ppt、练习题库整理。

通过真实的、学生可接受的情境设计,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明确相关任务步骤,实现情境教育导向功能。

(四)教学实施条件

1.材料资源:教材、学习补充资料、情境案例准备。

2.设备资源:教师电脑1台、录屏软件、其它配套设备。

3.信息资源:ppt课件、微课教学视频、习题集上传博客。

4.环境资源:网络环境,要求教师将微课视频上传网络,方便学生随时在线观看;博客环境,首先将习题集上传至博客,同时也方便学生跟贴留言,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搭建平台。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一)教学重点:银行存款清查的步骤

确立依据:银行存款清查的步骤,也就是如何进行对账,这是正确找出未达账项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二)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未达账项,并学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确立依据:正确分析未达账项的四种类型,是正确填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关键。

四、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导向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分析法。

选取依据: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结合微课的特点,依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学情分析、系统最优化选择标准,坚持“以生为本”、“能力本位”的原则。在学习方法上,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分析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五、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情景切入  呈现任务

(时间分配:1分钟)

 

通过案例导入,让学生明白银行存款清查的实际操作步骤?跟随出纳员的操作,让学员身临其境。

 

 

了解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

教师:在案例导入过程中,引领学生从企业的实际工作入手,逐步展开问题。

学生:从学习兴趣出发,带着好奇与疑问进入本知识点课程主题。

第二环节:分析任务  解决问题

(时间分配:5分钟)

通过案例的导入,提出问题,并进行任务分解。

任务一:完成银行存款清查的步骤;(该活动为教学重点

认真细致完成清查的步骤,这是正确找出未达账项的基础和前提。

任务二:找出未达账项;

正确分析未达账项的四种类型。

任务三: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该活动为教学难点)。

正确填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知识目标:

1. 了解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2. 熟悉未达账项的概念及类型;

3. 掌握银行存款清查业务的处理流程。

渗透情感目标 

贯穿始终,教育学生应具严谨的工作态度、有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体现能力目标:

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未达账项正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教师:分析任务的过程,采用引出问题。

讲解的同时,提出问题,分析错误答案,得出结论。

提问1:知道金额为什么会不相等吗?这是正常的情况吗?

提问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的意义?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提问,特别是例题的讲解。在本环节,学生要做好“边听边想”。

第三环节:例题演练

(时间分配:3分钟)

在第二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加深所学内容。通过5题不同类型未达账项的讲解,难易结合,让学生充分掌握本部分的相关知识。

知识目标:

1. 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过程与方法。

渗透情感目标 

贯穿始终,教育学生应具严谨的工作态度、有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体现能力目标:

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独立分析未达账项的类型。

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过程后,学生要做好“边想边练”。

 

第四环节:练习与测试

(时间分配:1分钟)

    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采用博客的方式,将本知识的练习与测试上传至网络。

 

方便所有学生随时练习的同时,也提供了师生交流的平台。

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教师:根据此课内容,将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整理并上传至博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并通过师生交流,实现自我成长!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再次巩固课程重点、难点。

 

六、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与收获

1.“翻转课堂”——反思教学方式

实施“翻转课堂”,如何更加合理支配课堂上多出来的这些时间,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微课”“博客”——反思教学组合

通过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建立起工作过程知识与学习任务的有机联系,将传统课堂的理论教学内容,融入现代教学手段,全部采用网络的形式,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在线讨论,将职业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任务。

4.以“任务驱动”为主,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为主,集“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媒体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一体,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实现“看、听、思、做”有机融合。

6.在线作业的加入——反思作业方式

遵循信息化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及时上传相关练习与测试,便于学生随时开展课后练习,随时在线提问,在加深学生对疑难知识点理解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讨论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设案例情境不够。

本次任务中虽然有案例情境,但针对实际工作生活的多变性,还应准备不同情形的案例。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的教育思想体现不足。

2.缺乏“情感的交流”。

因全部采用在线学习的模式,就缺少了人性最重要的一部分“情感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全部通过网络,不便于情感的交流、不便于教师及时的观察与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便于教师的课堂反思。

3如何兼顾全体。

在微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只能凭借过往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主体存在差异性,可能存在因速度过快,没有及时理解知识点,而造成一知半解;也有些同学可能理解能力较强,觉得废话过多。如果平衡快慢、平衡讲解深度,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思索。

网站地图